
北斗導航產業產值破百億
記者從9月11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展覽會上獲悉,我國北斗導航產業總產值超過100億元,基于北斗導航系統的開發應用呈現井噴式增長,已廣泛服務于國土、測繪、城建、水利、交通、應急救災等領域。
統計數據表明,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3年產業總產值超過1040億元,年增長率接近30%。截至2013年底,我國導航定位終端的總銷量突破3.48億臺,其中帶導航功能的智能手機銷量達3.3億臺,汽車導航后裝、前裝市場終端銷量約945萬臺,北斗終端社會持有量超過130萬套。涉足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企事業單位數量超過1.1萬家,從業人數接近33萬人,業內共有14家上市公司。
我國自主的北斗導航系統開通服務近兩年來,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已在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大地測量、智能駕考、通信授時、應急救災、手機導航、車載導航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國產北斗芯片、模塊等關鍵技術全面突破,國內近10家主要車載導航企業實現北斗產品批量生產,國產北斗芯片主要指標已接近國際水平,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基礎產品、應用終端、系統應用和運營服務的產業鏈配套體系。在智能手機領域,多家廠商推出了具備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機;在車載導航領域,國內已有20余個品牌、200余款車型的北斗車載導航儀正式投放市場,完成20余萬臺的安裝和銷售;在交通運輸領域,基于北斗導航系統實現了對重點運輸車輛的動態監測,已有30余萬輛長途客車、旅游包車、危險品運輸車等重點運輸車輛上安裝了北斗兼容終端;在漁業領域,利用北斗實現了定位與通信一體,提供遠海和近海船舶位置監控,為漁船提供及時精準的氣象和海況信息,目前北斗船舶入網用戶達3萬余個;在氣象領域,首次利用北斗海上反射信號成功監測到“飛燕”“尤特”臺風。
北斗系統的建立和運行,為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跨越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使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更廣泛地滲透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各個領域,產業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大眾應用市場,智能手機等帶導航功能的終端用戶數量激增;汽車前裝、后裝用戶及終端數量保持穩定增長,北斗/GPS雙模的汽車導航產品成為市場熱點;互聯網巨頭們積極將位置服務整合進各自業務,圍繞位置信息的生活服務和營銷成為新的互聯網經濟發展重點。在行業應用市場,國民經濟各個建設領域以及防災減災、城市管理、環境治理等應用正處于規?;l展期,精細農業、智能駕考、室內導航定位、特殊人群關愛等成為高精度應用的新亮點。